专业文章
Article进出口企业通关法律风险的防范和救济(三)
作者:德和衡 发布时间:2018-07-09
在知识产权领域的法律风险
作者:王建霖、骆琛
根据海关法规定,进出口企业应当向海关如实申报货物的知识产权状况,提交合法使用有关知识产权的证明文件,不得进出口侵犯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行政法规保护的知识产权的货物。如企业进出口的货物被认定侵犯了第三方的知识产权,不仅要面临罚款、没收侵权货物的处罚,还可能承担民事侵权责任甚至刑事责任。另一方面,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企业被不法企业侵犯知识产权的问题也日益凸显。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防范这种风险。企业在签订承揽加工合同时,应当确认相关货物是否取得了知识产权权利人的授权。在向海关申报时,应当如实申报货物的知识产权状况,全面提交合法使用有关知识产权的证明文件,避免因知识产权问题导致延误通关甚至行政处罚。对于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企业,可以向海关总署申请知识产权海关保护备案,依托海关主动实施依职权调查来保护自身合法权益。同时,可以借助第三方调查(咨询)专业机构的力量,做好侵权证据的调查、收集工作,帮助海关加快审核进度、及时扣留货物。此外,暂未在海关备案的企业还可以在获取侵权信息的情况下,提请海关启动依申请扣留的程序,并向法院申请采取责令停止侵权行为或财产保全的措施。
下面,我们来看一个案例。2018年,上海市某科技有限公司根据法律程序向海关总署申请知识产权备案,并积极向货物进出口地海关寻求边境保护,在掌握了不法企业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的设备即将从某国际机场进口的情况后,立即向海关提出扣留侵权嫌疑货物的申请。海关及时启动知识产权海关保护程序,暂停涉嫌侵权货物通关,相关货物价值人民币3400万元。在这个案例中,该企业充分运用了海关备案的手段,并积极向海关提供侵权信息,成功地阻止了巨额侵权货物的通关,有效保护了企业的合法权益。
作者简介
王建霖律师,北京德和衡(广州)律师事务所合伙人,中山大学法学硕士。曾在海关工作13年,海关公职律师。
骆琛实习律师,北京德和衡(广州)律师事务所实习律师,中山大学法学硕士。曾在海关工作12年。